想要深入了解精品咖啡的世界嗎?從SCA的專業評分標準、風味輪的運用,到各種沖煮方法的特色,本文將為你揭開精品咖啡的神秘面紗。無論你是咖啡愛好者還是想成為專業品評師,這份完整指南都能帶你一步步掌握關鍵技巧,沖煮出令人驚豔的好咖啡。

什麼是精品咖啡?如何判斷咖啡的品質

SCA如何評定精品咖啡的等級?評分標準是什麼?

精品咖啡聽起來很厲害,但要怎麼判斷一款咖啡是不是真的「精品」呢?國際精品咖啡協會(SCA)其實有一套很完整的評分標準。讓我來跟你分享一下內行人的評判方式

首先,一款咖啡要被稱為「精品」,至少要拿到80分以上的成績(滿分是100分)。而且評分項目可不是隨便定的

評分項目權重
香氣10%
風味10%
餘韻10%
酸度10%
口感10%
均衡度10%
整體印象10%
瑕疵30%

值得一提的是,精品咖啡的品質其實從產地就開始把關了。一般來說,最好的咖啡豆都是在海拔1200公尺以上的高山種植,每一顆都是手工採摘完全成熟的果實。就好比挑選水果一樣,只有最好的原料,才能做出最棒的成品。

精品咖啡和一般咖啡有什麼不同?為什麼價格差這麼多?

你知道精品咖啡跟一般商業咖啡最大的差別在哪嗎?關鍵就在品質管理的嚴謹程度!從咖啡樹種植開始,精品咖啡就走不一樣的路線—

先從產地來看,精品咖啡通常選在高海拔、氣候宜人的地方種植。果實採收也很講究,都是等到完全成熟才手工採摘。至於後續處理,每個步驟都精準控制,包括發酵時間、乾燥溫度等。

要分辨是不是精品咖啡其實蠻容易的,首先觀察咖啡豆的外觀—完整、大小均勻的豆子通常品質不錯(生豆評分至少要80分以上)。沖煮出來後,香氣要層次分明,喝起來甜酸平衡,最重要的是喝完後韻味要持久。

  • 選料:高海拔、理想氣候
  • 採收:手工採摘成熟果實
  • 處理:嚴控發酵與乾燥
  • 烘焙:小批量精確控制
  • 沖煮:講究技法與時間

如何品鑑咖啡風味?專業評估方法有哪些?

咖啡風味輪怎麼看?如何運用它來描述咖啡風味

要說風味輪最厲害的地方,就是它幫我們建立了一套「咖啡形容詞」的共同語言!從基本的酸甜苦開始,慢慢往外延伸到更細緻的風味描述。就好比你在品嚐一支紅酒,會從「酸度如何」開始,再慢慢分辨出「啊!這個有莓果香」的感覺。

要特別提一下,每個咖啡產區都有自己的「風味個性」,這跟當地的地理環境有密切關係

產區風味特色就像在喝…
衣索比亞花香、柑橘、莓果一杯清新的花果茶
哥倫比亞堅果、焦糖、柑橘帶點甜香的堅果點心
肯亞黑醋栗、葡萄柚、紅茶果香濃郁的紅茶
瓜地馬拉巧克力、焦糖、柑橘香甜的巧克力糖果

這些風味特徵其實都是遵循SCA(國際咖啡品質鑑定協會)的標準來評估的。懂得這些小知識,下次品嚐咖啡時就能更有感覺,也更能理解為什麼同樣是咖啡,卻能呈現出這麼多不同的風味層次。

想學專業品評?該從哪些步驟開始?

要說專業的咖啡品評流程,其實就跟偵探辦案一樣,需要循序漸進收集各種線索!

首先要做好基本配備:

  • – 標準的200ml評測杯(大概就是一般馬克杯的大小)
  • – 水溫要控制在92-96度之間(手沖咖啡最理想的溫度區間)
  • – 粉水比維持1:17(這樣才能確保每次評測的標準性)

1. 先聞乾粉香氣,記下第一印象

    2. 沖煮時觀察咖啡表面的變化,特別是那層金黃色的油脂

      3. 等咖啡冷卻到65-70度(就是不會燙到舌頭的溫度),開始品飲評分

        要培養這項技能,我個人建議可以:

        • – 從盲測訓練開始,訓練自己分辨不同風味
        • – 記得參加專業課程打好基礎
        • – 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己的「風味資料庫」,把每次品嚐的心得都記錄下來

        順帶一提,用SCA的風味輪來描述口感真的很有幫助,能讓你的品評更加精準!

        如何選擇沖煮方法和器具?沖出好咖啡的秘訣是什麼?

        各種沖煮方法有什麼特色?該如何選擇最適合的方式?

        講到沖煮方法,每種都有自己的獨特魅力。讓我整理一下

        沖煮方法特色與風味表現最適合的咖啡豆
        手沖可以精準控制水流和時間,特別適合想品味咖啡細節的人單品豆、淺焙(能突顯水果酸甜)
        虹吸全浸泡萃取很適合呈現花香,有點像精緻的泡茶中淺焙、花香系(香氣特別迷人)
        濾壓會保留豆子的油脂,喝起來特別醇厚中深焙、堅果香(層次感豐富)

        至於器具選購,我建議這樣考慮

        1. 新手先別急著買太貴的,從基礎款開始就很夠用

          2. 想想自己喜歡什麼風格的咖啡(要清爽還是要濃郁?)

            3. 考慮自己的耐心程度(坦白說,手沖確實需要一點練習)

              4. 材質的話,不鏽鋼最耐用,玻璃最好看,陶瓷保溫最好

                5. 記得看看能不能方便清洗,這很重要!

                  重點是,器具只是工具,選一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。慢慢來,從簡單的開始,等技巧提升了再添購也不遲。

                  想提升沖煮技巧?關鍵參數該如何掌握?

                  要說到沖煮參數的控制,其實就跟煮菜調味一樣講究。粉水比、水溫、時間這些看似複雜的數字,背後都有它的道理。要是你想追求穩定品質,建議可以從基本配方開始:粉水比維持在18:1(就是1克咖啡粉配18克水),水溫92-96度,沖煮時間2-3分鐘。

                  說到提升技巧,我個人建議:

                  • 每次沖煮都要記錄,慢慢就能找出每種豆子的最佳配方
                  • 留意品嚐時的感受,太苦或太酸都是在提醒你要調整參數
                  • 練習水流控制,確保每一滴水都均勻接觸到咖啡粉
                  • 器具的清潔很重要,畢竟誰也不想喝到上次殘留的味道

                  要知道,每位咖啡職人都是這樣一步步摸索出來的。只要保持耐心和好奇心,相信你也能沖出令人驚艷的好咖啡

                  如何挑選和保存精品咖啡?新鮮度該怎麼判斷?

                  講到如何挑選精品咖啡,最重要的就是認識自己的口味偏好。一般來說,想要清爽明亮的水果味就選淺焙,喜歡香甜溫和就選中焙,追求濃郁醇厚就選深焙。

                  要特別留意的是烘焙日期 — 建議選購14天內的豆子,因為咖啡就跟麵包一樣,新鮮特別香!

                  關於保存方法,其實很好記

                  保存環境四要點

                  • – 避光:陽光會加速咖啡變質
                  • – 避熱:高溫會破壞風味
                  • – 避濕:潮濕容易發霉
                  • – 密封:空氣會讓香氣流失

                  至於保存期限,以下是實用參考表:

                  咖啡形式室溫保存冷藏保存真空包裝
                  整顆咖啡豆1-2週2-3個月3-6個月
                  已磨粉1週內2週1個月

                  最實用的建議就是:買多少喝多少,寧願常買新鮮的,也不要一次囤太多。畢竟咖啡跟蔬果一樣,新鮮就是最好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結語與建議

                  精品咖啡不只是一種飲品,更是一門深奧的學問。從了解SCA評分標準開始,搭配風味輪的運用,再到選擇適合的沖煮方法與器具,每個環節都需要用心鑽研。只要掌握這些基本原則,加上持續練習與記錄,相信你也能逐步提升咖啡品質,成為一位真正的咖啡達人。

                  推薦文章